上下求索不断创新!从黄沙滚滚到林水相照,北京这么绘就青山绿水
来源:(北京日报客户端) 时间: 2019-09-29 点击:1352 点赞:0

今年4月28日,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妫水河畔开幕。160天时间里,近800万人次的世界各地游客来到北京延庆这座长城脚下的森林城市,观自然之美,览园林之胜。

或许很多人难以想像,在半个多世纪前,延庆乃至北京还挣扎在沙漠化的边缘,如今繁花似锦、林水相照的世园会大花园,那时还是黄沙滚滚、了无生机的荒滩一片。

新中国成立70年,山川在变,河流在变,城市也在变。

穿越时空隧道,你会发现北京这座世界超大城市的区域版图底色,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接连成片的暗黄色,而到今天黄色斑块已是星星点点,取而代之的是大尺度蔓延、爬满山川原野的墨绿。800年前元大都时代流传下来的城市水系,在经历了断流、干涸、污染等重重劫难后,也在新时代呈现出水清岸绿的别样壮丽景观。

时空折叠所带来的震撼,不仅于此。

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首都,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扩张与保护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,成为生态宜居之城,一直是北京上下求索、不断创新方式解答的课题。今日北京如青绿山水图一般的壮美背后,其实是共和国几代人的辛勤付出和城市治理智慧的日积月累。

在新中国迎来第70个生日之际,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,再现绘就青山绿水背后的故事。

上下求索不断创新!从黄沙滚滚到林水相照,北京这么绘就青山绿水

2019年世园会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脚下开幕,北京的青山绿水赢得了全球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。图为世园会中国馆空中鸟瞰图。

大造林让风沙渐远

如果记忆也有颜色,那么土生土长的延庆人回忆起数十年前的那个冬春,一定是灰色或黄色的。由于没有森林植被护佑,地处风沙进京通道的延庆,涝旱沙尘等自然灾害频发。“白天二两土,晚上还要补”“下雨满地流,旱年渴死牛。吃水如吃油,吃粮更发愁”等民谣是当时生态状况的真实写照。

风沙治理正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第一要解决的生态难题。由于连年战火造成大量林木销毁,1950年前后北京的森林覆盖率只有可怜的1.3%,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山头。延庆康庄、昌平南口及潮白河、永定河、大沙河流域五大风沙危害区面积达247.5万亩。

向风沙宣战。从上世纪50年代的小西山绿化,到六七十年代的农田林网建设,再到后来的“三北”防护林、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,70年间北京市前后启动了几轮的沙尘治理,多植树,广造林,誓用绿色编织的罗网,束缚住狂傲不羁的“沙龙”。

今年50多岁的王华琨对1994年启动的康庄南荒滩造林大会战记忆犹新,那时她是造林工地上的一名技术员。“天天头裹纱巾上工地,回来洗脸都能洗出一盆底儿的沙子。”工地上,不分男女,人人抢着铲石块、挖树坑、扛树苗,渴了饿了就在地头找个背风的角落,喝两口凉水啃一个干馒头,人人洋溢着改天换地的激情。6年时间过去,一排排油松、侧柏、元宝枫,在卵石遍地的荒滩上艰难站立起来。3.8万亩、超过300万株的针叶树、阔叶树,通过地上的树冠和地下的根系,连接成一个强有力的绿色方阵,把肆虐的“沙龙”摁倒在地。

以此为开端的荒滩大造林,让风沙重灾区延庆逐渐有了绿的底色。进入新世纪,大规模的荒山造林,让京北一度裸露的群山穿上了一件件用墨绿、绯红、金黄等色彩编织的美丽衣裳。墨绿的是油松、侧柏,终年苍翠不凋零,是这件华服的底色。红的、黄的是黄栌、元宝枫、银杏、白蜡等彩叶树种,还有山桃、山杏、迎春等花灌木。春天,山花烂漫;夏天,群峰叠翠;秋天,层林尽染;冬天,雪映松柏。曾经终年萧瑟荒凉的大山,因为绿色的播种,变得美丽丰饶起来。

2012年以来,北京先后启动了两轮百万亩绿化造林工程,延庆平原地区大尺度城市森林建设进入快车道。

“20多年前我在南荒滩造林的时候,做梦也想不到今天的延庆会变得这么美,对环境要求那么高的世园会竟然会选择在我们延庆开。而且开完世园会,2022年还要开北京冬奥会,快成国际会都了。”王华琨无比骄傲地说。

延庆是北京生态建设的一个窗口。曾经在1977年的世界沙漠会议上被警示“处在沙漠化边缘”的北京,如今正大步向森林环绕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迈进。

与有据可查的1980年相比,2018年北京城市森林覆盖率由12.8%升至43.5%。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.1%升至48.44%;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5.14平方米升至16.3平方米。而曾经让市民头疼的沙尘天气,已经由上世纪50年代春季沙尘日数平均26天,锐减为2010年以后全年平均沙尘日3天。

治污还原水清岸绿

如果说治沙靠造林,还是老祖宗留下的法宝,那么接下来这道生态难题,对于这座古老的城市来说,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。

那就是河流治污。

北京曾经多河富水,“掘地成泉”,池沼遍地。但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,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。北京的母亲河——永定河上世纪80年代断流。全市地下水存储量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,已累计亏损近40亿立方米。清河、凉水河、萧太后河等城市河流,也因为大量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排入,变得浑浊不堪,臭不可闻。

进入新世纪,特别是近10年来,治河治污成北京生态建设的重大课题。

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当属凉水河。这条河全长68公里,是北京城区最大的排水河道。70年间,曾有过6次治理,但治理的速度始终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。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,河边相继建起了炼钢、发电、化工、造纸、电镀等污染企业。污水日复一日倾泻,巨量污染物远远超过河道自身净化能力,鱼虾、水鸟绝迹。被臭气熏扰,临岸居住的居民连窗子都不敢开。

2013年,北京再次启动凉水河治污攻坚战。这次治理,把重心放在了沿河两岸的再生水厂建设上。新建的槐房再生水厂设计处理能力高达60万立方米。2016年10月,槐房再生水厂投用。它是凉水河流域的第10座污水处理厂。这10座处理厂的总处理能力也由此达到了229万立方米。净化后的再生水重新注入河道,使得净水长流。

从源头治污,凉水河沿岸的污染企业也在北京近几年开展的疏解整治中逐渐退出,凉水河沿岸1000多个排污口陆续被封堵。到2018年年底,凉水河沿线再无污水入河。

今年7月,占地7.6万平方米的芳林公园在朝阳小红门的凉水河畔亮相。临河新建的公园集生态、景观、休闲于一体,绿道蜿蜒,芳草萋萋,河水清新明亮。在凉水河洋桥段,一溪水,一条路,满河花,让流动起来的河水有了说不完道不尽的美意。

与凉水河一样,通过治理还原本来面目的还有清河、萧太后河、温榆河、北运河等骨干河流。今年年初,北京市水务部门宣布,经过3年多的有效治理,分布在北京城乡的141条河流沟渠,已全部摘掉“黑臭”帽子,实现基本还清。从2016年起,在全市推行的“河长制”让全市每一条河流、每一个河道都有了直接责任人,“污龙”被死死卡住。

对于北京这座严重缺水的超大城市来说,来自南方的“源头活水”补给,则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希冀。

2014年年底,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告竣,清甜的长江水奔流千里入京。四年来,南水北调水成为京城供水的主力,怀柔、平谷等应急水源得以休养生息。2018年,全市还在中心城区完成了近300眼自备井的置换工作,相当于每天减采地下水8万立方米。

跨流域调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城的重度“干渴”。从1999年起,连续16年下降的地下水位在南水进京的第二年后开始逐渐回升。2016年和2017年分别回升了0.52米和0.26米。而到今年5月底,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平均为23.32米,与2015年同期相比累计回升了3.16米。

随着地下水水位回升,今年京郊多眼山泉,如门头沟妙峰山镇陈庄村泉眼,妫水河支流宝林寺河道上的6处泉眼,昌平延寿镇连山石村河道泉眼,都在干涸多年后重新涌出了清泉。北京人的“大水缸”——密云水库在经过南水补给后,蓄水量也快速上升到了近26亿立方米。

开源同时节流。森林湿地建设、海绵城市建设,这几年方兴未艾。再生水、雨洪水的更有效利用仍在进一步探索。3000年前因水而兴的北京城,在经受了因时代变迁带来的严重缺水考验后,更加珍惜每一滴来水,坚持“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产”,让这座城市和2100万栖居其中的市民,持续得到水的润泽。

让“北京蓝”常驻

相比于治沙、治河,大气污染治理是最近几年才成为北京生态建设的热点。2011年左右开始出现的雾霾围城,使得社会公众对“霾”的治理有了极大的呼声和期盼。

然而,雾霾不像沙尘,它的颗粒极小,而且形成原因复杂。燃煤污染、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、工地扬尘、垃圾焚烧等都是加重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。而归根结底,雾霾形成的背后,是城市的飞速发展和扩张,从此“大城市病”又多了一个症状。

治理雾霾,北京市打出了一套“组合拳”:先后启动两轮百万亩绿化造林,改善首都生态格局;疏解散乱污企业,优化北京的产业结构;另外实施了以压减燃煤、减少机动车排放等措施为主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,极力降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。

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让不少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。2013年以前,北京郊区农村每年冬季取暖用煤总量约为430万吨,其中劣质煤占到了八成以上。从2013年起,京郊村庄逐步开始实施清洁能源替代,或者由政府补贴购买优质燃煤,或者通过“煤改电”“煤改气”工程,逐渐让烧煤彻底退出农家生活。

在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,村民张书芳家在2017年春天拆掉了使用30多年的火炕。因为家里用上了电采暖设施,不光干净、省事儿,还不费钱。每年冬天买煤堆煤、掏煤灰、半夜起来封炉子等“黑黢黢”的记忆,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随着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的推进,现在京郊绝大部分村庄已经退出了烧“火炕”的时代。

“压减燃煤是大气治理的重要举措。因为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等污染物,都是生成PM2.5的前提物。”北京市环保部门介绍。2017年年底,北京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,北京集中供热清洁能源取暖比例达97%以上。居民取暖和生活“煤改电”“煤改气”大规模推进,小型燃煤锅炉基本淘汰完毕。

从2013年至2018年,通过“煤改电”、“煤改气”、“清煤降氮”等一系列措施,北京市的燃煤总量从2300万吨下降到600万吨以内。也就是说,5年降了1700万吨燃煤,压减的燃煤如果以1米的厚度堆放,足足可以堆满3175个足球场。经初步估算,压减燃煤措施对北京PM2.5下降贡献率超过40%。

通过压减燃煤、控制机动车排放、京津冀协同治理等一记记“重拳”,2013年至2017年短短5年期间,北京空气中的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平均下降了约35.6%,京津冀地区的PM2.5浓度下降了39.6%。“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做到了这一点。”“这不是偶然发生的,这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、资源和政治意愿的结果。”今年3月9日在肯尼亚举行的环境“科学—政策—商业”论坛上,联合国环境署向世界发展中国家推介大气治理的北京经验。

让“北京蓝”常驻,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。“蓝天保卫战”仍在继续。

绿色发展成共识

无论是治沙、治水,还是治理大气,都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,人与自然重新建立平衡体系的一种手段,但这些矛盾并不是阶段性地、孤立地存在。空气、水、森林、田野,承载着北京这座超级大都市,同时它们也彼此交融,形成这座城市不可分割、甚至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如何处理人与自然,自然与城市的关系,考验着北京这座城市的智慧。

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,北京的功能定位逐步在发生变化,曾经的工业化色彩已经渐渐淡去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北京确定了建设“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”的目标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渐渐深入人心。

一个显著的变化是,治沙、治水、治理大气等生态工程不再是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,各管一摊儿,而是向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转变。在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,多部门合力,“蓝绿交织、清新明亮、水城共融”的生态画卷已徐徐展开。

保护生态也不再只是几个生态涵养区的事儿。去年11月底,北京出台了《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对区域协作,共同守护北京绿水青山,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。包括建立跨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,城区通过直接给予财政资金,或通过支持引导绿色产业项目落地,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多种形式,对生态涵养区进行多方位的支持。西城与门头沟、东城与怀柔、朝阳与密云、丰台与房山……半年多来,结成对子的城区和生态涵养区互动频繁,区域间的协作框架协议纷纷出台。设立产业扶助专项资金,引导绿色产业在涵养区落地,增加农民就业渠道,支持涵养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……一揽子的协作措施将在2019年至2022年间陆续实施。全市一盘棋,守护绿水青山,使北京的生态家底儿变得更厚实,更安全。

从更广阔的格局看,生态保护也不是一城一地的事,而是需要区域协同共同采取应对措施。在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上,联合进行大气治理是其中重要一项。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也在紧锣密鼓进行。今年,随着引黄入京工程的实施,山西省万家寨水库开始向永定河应急补水。奔腾的黄河水滋润了干涸已久的永定河河道。位于门头沟的永定河山峡段河道,40年来首次实现了不断流,不少在河岸边长大的村民,又找回了儿时在河边戏水、摸鱼的记忆。

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,“生态治理,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”。70年来,北京不断厚植生态文明,生态建设谱写了辉煌篇章,但还远远没有画上休止符。改善生态环境,建设和谐宜居家园,永远在路上。

2017年出台的北京市新总规已经擘画出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态建设蓝图。规划提出,203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%以上;构建“一屏、三环、五河、九楔”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;以永定河、潮白河、北运河、拒马河、泃河为主线建设河湖水系绿色生态走廊;与津冀携手,以治理细颗粒物为重点,合力实施压减燃煤、控车节油、治污减排、清洁降尘等措施;协同治理水环境、保护水生态;共建绿色生态空间,推动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建设……

天蓝,地绿,水清。建设“美丽中国”,北京将续写新的时代篇章。


(原标题:厚植水清岸绿生态文明)

来源:北京日报

作者:王海燕

监制:王军华

编辑:曾佳佳

流程编辑:王宏伟